越南已正式通过《个人数据保护法》(第91/2025/QH15号,简称“PDPL”),标志着越南从法规层面的规则迈向了全面的立法框架。该法自2026年1月1日起生效,提高了合规要求,尤其对在越南开展经营及/或处理越南个人数据的外国企业而言。
下文将分述主要变化、合规风险及企业须采取的准备措施。
该法增设了多项禁止性规定,对在越南处理个人数据的主体具有相应后果:
国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全面禁止个人数据交易具有必要性,此举旨在打击网上普遍存在的个人数据售卖行为并防止内部滥用。该委员会主张,个人数据与个人隐私及身份相关,并非商品。
为执行上述禁止性规定,该法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机制:
此类处罚表明,数据保护如今已成为一项严肃的合规义务,而不再是单纯的政策愿景。
与第13/2023/ND-CP号法令(“第13号法令”)不同,该法增加了针对敏感行业和新兴技术领域数据处理的详细规定:
同意必须是自愿、具体、充分知情的,且需针对每一项目的分别作出。此外,《个人数据保护法》(PDPL)还禁止企业将任何要求同意超出约定目的之条件纳入其中。因此,与无关服务捆绑或宽泛笼统的同意方式,可能会使企业面临执法风险。
企业必须向越南数据保护机构提交:
若依据本法提交了影响评估报告,则无需再依据其他数据相关法律进行进一步的风险评估。这种统一协调机制确保避免了重复评估,但也给企业带来了压力,要求其首次提交时就务必确保内容准确无误。
在该法律生效后的五年内,小型企业和初创企业可:
但此项豁免仅在以下情形下适用:
尽管政府将就这些豁免情形提供进一步指引,但企业仍应谨慎评估自身是否符合豁免条件,并随着业务发展定期重新评估。
依据第13号法令正在进行的数据处理活动,可继续开展而无需重新获取同意。根据该法令已提交的影响评估报告仍然有效。然而,2026年1月1日之后对这些评估报告所做的任何更新,均须符合《个人数据保护法》的规定。企业应将此视为一个短暂的过渡期,以尽快升级其合规体系。
新法在公众对数据泄露事件频发以及政府加强执法力度日益担忧的背景下颁布通过。仅在2025年上半年,有关部门就破获了56起非法数据交易案件,涉案记录超过1.1亿条。[1]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5月,因Telegram拒绝配合刑事调查提供用户数据,政府责令电信运营商封锁该平台。[2]这些事件彰显了政府加强监管的决心。违反相关规定不仅会面临罚款,还可能导致企业被禁止进入越南市场。
虽然对于已遵循第13号法令要求的企业而言,《个人数据保护法》不会立即引发大量合规义务,但尚未完成合规行动的企业应密切关注相关立法指引,并着手开展以下工作:
第一阶段:筹备
第二阶段:实施与持续审查
简言之,越南《个人数据保护法》为数据保护提供了法律确定性,但也要求企业迅速且持续地采取行动。采用最低限度合规做法的商业主体可能面临更高的监管风险。相反,将数据保护融入公司治理与业务运营的企业,将更能适应越南不断发展的数字经济。
引用注释:
[1] https://vneconomy.vn/xam-pham-du-lieu-ca-nhan-co-the-bi-phat-toi-da-den-5-doanh-thu-nam-lien-ke.htm?utm_source=chatgpt.com
[2] https://www.reuters.com/sustainability/society-equity/vietnam-acts-block-messaging-app-telegram-government-document-seen-by-reuters-2025-05-23/?utm_source=chatgpt.com
作者: Yen Vu, Huy Nguyen, Ly Nguyen, Uyen Doan, Nguyet Nguyen
中文校对:曹喆,律师助理,路盛律师事务所,邮箱:lcao@lushenglawyers.com。